森田战士 发表于 06-7-6 20:20:04

空的妙意

一个世俗之人,他或许从未踏进过佛寺,也从未涉阅过佛书,但若要问起他有关佛教思想的常识,他肯定能随口说出"看破红尘"、"四大皆空"之类的话语。的确,在佛家经典和口头上,空是佛家运用得最多最广的术语之一,已经渗透到了大众世俗文化的各个层面,即使是一个对佛教常识一无所知的人,他也能从阅读过的一般文学书籍中,从社会生活的日常用语上,了解到佛教是一个讲空的教派。如果说,佛家对苦的觉悟,以及从生命流转的因缘锁链和事时无常中探寻苦的根源,还主要侧重于社会人生体验的层面,那么对空的觉悟,则是深入到了宇宙本体论的层面。在佛家的超越意识中,空是一个极高的境界,也是佛家藉以点悟众生最基本,但又最透彻的法理。

   什么是空呢?要了解佛家关于空的含意,先应该掌握佛家关于色的思想,佛家所谓"色空不二",空与色是密切相连的。
      
   色,佛家称之为有形万法,即宇宙万有之现象存在。色有四种摹本构成成份,一是地大,意指坚强性;二是水大,意指流湿性;三是火大,意指暖燥性;四是风大,意指轻动性。由四大和合形成的一切法,无论有形无形,都属干色的范畴。佛家正是从色由四大和台因缘而生这一点,得出了"四大皆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看法。所以空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一是"若法无常,即是动相,即是空相"(《大智度论》卷五十二)。这是从诸行无常、诸行无我出发,认为一切色法心法都迁流不住,变动不居,因无实自体,所以为空。
      
   二是"因缘生法,是名空相"(《大智度论》第六)。意思是,世间一切法都由因缘和合而生,则任何一种事物的产生都有本源原因,都有一定的助力条件,不能脱离因缘关系而独立产生和存在,所以为空。

   三是实相无相。佛家认为,世间万物虽无实体自我;但宇宙却存在一个绝对的本体莫如。真如是宇宙本体的实相,"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无想行识;无限、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元老死,亦元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心经》,由于作为宇宙唯一实相的真如清明无染,湛然周遍,是一种空相,所以具体的事物便只能是空。
      
   虽然佛家在阐释空的义理时,也曾把那种视万物为无物的空观视为妄见,称为,顽空"、“恶取空”,但毕竟空是作为与色相对应的范畴提出来的,是以强烈的人生觉悟为背景的。因此《心经》所谓"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所包含的最基本的涵意和目的,还是要以空否定色,否定现象世界的独立价值,以乓破除人对红尘世界的贪恋和种种愚痴行为,以达到彻底解脱的目的。就像《八大人党经》中讲,"世界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蔽",将色界否定得干干净净。所以一般世俗中人,一旦接受了佛家空的思想,多半就会有一种人生如梦的恍然彻悟,就会对目迷五色的续纷世界视若无物。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经验和体会:当忙碌一生依然一无所有时;当苦苦挣扎过后心力交瘁而又无以慰藉时;当从一个起点出发兜了一大圈又回到了原来的起点时,心灵最觉空虚,最容易产生人生无意义的情绪,最容易对一生中为了追求目标而犯下的种种不良行为感到愧疚,最容易为过去的痛苦和烦恼感到不值。但往往这时候,生命也快走到了尽头,醒悟来得太晚。"过去笔者曾居住过的地方,有不个以拾破烂为生的老妪,尽管此老妪维持自己生计已十分艰难,却仍然收养了一个男性孤儿。她经常对街坊邻居讲,"有儿穷不久,无儿久久穷”。话语之间,掩饰不住老来有靠的充实。她整日劳累,从未歇闲,但却不舍得让儿子帮忙做一点亲事。吃饭时,她吃红苕,儿子吃米饭,偶尔割肉打一次牙祭,她也只是象征性地沾一点,尽量让儿子多吃。后来儿子长大了,虽未成龙成风,但也安排了工作,按理该是她休息享福的时候了吧?不,儿子要交文朋友,嫌有一个拾破烂的母亲说不出口,便径自弃她不顾,自立门户去了。她失去了儿子,她只能依旧挪着蹒跚的脚步拾破烂。当她终于倒下处于弥留之际,似也有所悟,干枯的眼中渗出几滴苦泪,对围在床边的街坊邻居吐出一生最后的体会:"儿子没想头!"其实,这位老妪的苦主要还不在于身体的劳顿,而是心灵的苦,她太执迷于儿子的价值,太执迷于儿子长成后的本来,她养儿子是抱着防老的目的而不是自然的义务,是一种本来的寄托而不是现实的寄托,所以当这种希望破灭时,她感到了一生的空虚和不值。而佛家以空醒世,目的便是要消除人生中的此类悲剧,要人们尽早而不是在将要离别世界的时候才痛苦地醒悟到贪恋和太过执著的不值,这样,痛苦就会避免,甚至无从感觉。
      
   记得以前读过鲁迅一篇题名《过客》的文章,文中同行的女孩和老人之阿有一场关于前路上看到了什么的对话。女孩讲前路上看到了鲜花,老人却说看见了坟场。这篇文章的意思很清楚,女孩和老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过客,只不过女孩正值生命的青春时期,内心一片光明,充满绚烂的想象,因而看前路自然是鲜花一片。而老人正入暮年,来日无多,一切人生的追求都被沉重的人生经历所消磨,因而看前路自然是坟场一片。这是从不同的主观条件对相同的外界环境作出的不同反映;用佛家的思想来衡量,正说明了外界的虚幻。佛家认为,诸法唯心造,所谓“一念才动白云万里”,"念逐境生",就是讲外界事物均是心造的幻影,也就是空。如此,则芸芸众生还有什么必要汲汲于种种虚妄的追求呢?停止了虚妄的追求,又何来种种烦恼和痛苦呢?
      
   然而,如果佛家讲空只是为了让人们明白万事声空,从而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那么社会生活又如何得以进行,社会又如何得以发展呢?毕竟,社会生活的进步是靠人的行为来推动的。科学研究固然很苦;但不能没有人去搞;社会变革固然十分艰难,但不能没有人去追求。因此,领会佛家空的精义,绝不能仅仅停留在虚无主义的境地和绝生离俗的行为上,作为一个世俗生活中的凡人,并且还将在世俗世界继续生存下去,应该追求一种空而不空的境界。对此,我们不妨先拜读苏拭的一首诗:

   上人学苦空,百态己灰冷。
   剑头惟一吠,焦谷无新颖。
   胡为逐吾辈,文字争蔚炳?
   新诗如玉雪,出语便清警。
   ……                  
   颇怪浮屠人,视身如丘井。
   颓然寄淡泊,谁与发豪猛?
   细思乃不然,真巧非幻影。
   欲令诗话妙,无厌空且静。
   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阅世走人间,观身卧云岭。
   咸酸杂众好,中有至味永。
   诗法不相妨,此语当更清。
      
   从诗中不难看出,苏轼是以一种积极入世的态度来领悟佛义空灵万纳的殊胜妙意。这种空的妙意不是诱人心灰意冷,而是启迪人在把握了物性本空的道理后达到一种心灵的空灵。空灵则胸襟博大、心境辽阔、思致高远,在社会生活中便能积极入世而不囿于世,勇于追求而不溺于物;便能视沟壑如平地,闻流言如轻风;便能虽历经挫折而不颓丧,虽满载殊荣而不沉耽。
      
   更具体一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听到人们这样相劝:"想开一点"、"看开一点"。其实这想开一点,看开一点正是民间对佛家空观的最朴实的把握和运用。任何事情,使你焦虑,使你痛苦,那是因为你想不开,看不开,而只要你以空阔的心灵来接纳,从更空阔的范围来对待,想得开一点,看得开一点,你就会痛苦渐除,烦恼顿消。以笔者自己为例,前段时期炒股票,不幸被套,眼见指数不断下滑,亏损日益增多,便十分痛苦焦虑。后来经一位股场高人指点迷津,方才茅塞顿开,想开了:钱财身外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炒股票不过是一种玩,输赢不必太过计较,何况股市有涨有跌,变化无常,纸上的一时盈亏,又何足道哉,套住了就权当是做一回保管员。这样一想,对那个"套"宇就看得轻了,没了套的不偷快感觉,直到股价大涨,方才从容地将仓中股票交与别人"保管"去了。

   笔者这样来把握和运用佛家的空也许粗俗,但确实是最广泛、最实在的,要知道,有人就是因为套住了,心中"套。字装得太满;"一时想不开而轻率自杀了呢!

insist 发表于 06-7-9 10:24:13

真空不空,妙有非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空的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