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心理学家看森田疗法
(一)森田疗法-禅与精神治疗的结合「森田治疗法」是在一九二一年左右,由日本医学专家森田正马所创。虽也受过西方当时流行的心理分析、精神医学及治疗的一些影向,基本着想却是源自大乘佛学智能与日本传统,尤其是禅的思想文化影向格外深刻。可谓之是以大乘佛教与禅为思想源头的东亚文化产物。
(二)森田疗法创始者~森田正马
1874年(明治维新时期),出生于日本高知县。求学生活并不很顺利,中学五年念了八年,第一次因心律不整而休学了两年,中学五年纪患伤寒而卧病两个月。高中时代对宗教与哲学兴趣颇浓。
1898年进人东京帝国大学医学院。大学第一年,就患上神经衰弱、脚气病和头痛。期末大考时,不顾一切,猛读猛攻,出乎意料的,神经衰弱、脚气和头痛都消失了,且成绩非常优秀。因此领略到当时认为神经衰弱是神经疲劳所致,应该多休息的治疗方法是不正确的。
1903年,森田留校,当吴秀山教授的助理,同时在吴教授所主持的巢鸭医院兼任作业疗法主任。1917年与中村古崃共同创设「日本精神医学会」。1919年开始尝试家庭疗法,又患伤寒、肺结核等病,康复期间,整理资料,终于在1920年出版了lt;lt;神经质及神经衰弱的治疗法gt;gt;,森田治疗法于是正式诞生。翌年又出版了lt;lt;精神疗法讲义gt;gt;。
1930年成立了神经质研究会,算是森田治疗法集体研究的开端,同时发行新杂志lt;lt;神经质gt;gt;。1932年接管地热海一家旅馆,改名为森田馆,兼为旅馆及精神治疗所用。1937正式退休。1938年4月12日,森田逝世,享年六十四岁。
(三)森田神经质
森田神经质是指神经症中具有某种特症者而言,此特症即hypochondricaltemperament(心气/惧病症)。这理论的一大特色是,对于个人先天性素质的重视。
森田神经质因下列三大因素而发生:疾病=人格特质(惧病倾向)x机会(诱因)x病因(心理交互作用)心气症先天性基调(惧病倾向)对于神经质发病有决定性的影向,症状的发展则受到心理交互作用的影向,而诱因只有从旁触发的作用。
森田认为,由于人类本性的生存欲望强烈,我们每一个人多少都会有此惧病倾向,但神经质患者的惧病倾向却格外显著。而此类症状实际上属主观的、自觉的症状,完全起于心气症性基调与心理交互作用。心理交互作用即感觉与注意相互作用的精神过程。
森田正马把神经质分为三种类型:
(a)普通神经质--即一般人所说的神经衰弱,又称心气症。由于过度担心自己的健康状态而引起敏感、执着、苦恼等负面状态,症状包括疲劳倦怠感、头重、头痛、呕吐感觉、便秘等等。
(b)发作性神经症--又称焦虑神经症,多以身体上的症状(由于焦虑引起的自律神经系统的失调状态)型式出现,包括心悸亢进、呼吸困难、失神感觉等等,其中以心悸亢进为主的症状,特称心脏神经症。
(c)强迫观念症--以强迫观念为主症的神经症,因刻意去除某一涌现在意识中的特殊观念(具有心气症性的本人认此一观念为病态异常),所引起的内心葛藤,构成强迫观念症。主要有:对人恐惧(在他人之前担心他人印象如何,而产生刻意保持良好态度的强迫观念症),杂念恐惧(越想除去杂念,却反而越注意到杂念的存在所引起的症状)以及其它如:不洁恐惧、疾病恐惧、杀人恐惧、体臭恐惧等。
(四)森田疗法的治疗原理
人性观
1.人是时时刻刻都在变化流动的存在。
自然(生命)现象因内外界的刺激,时时刻刻都在变化流动。因此,研究心理问题就得从外界与自我相对的夹缝中去寻求,从变化流转中去把握。他认为意识只不过是一种状态,一种自然现象而已。
2.现象即存在。
森田把人的存在看成自然(生命)不断变化着的一个瞬间,一个断面,亦即是「空」。他认为人的存在系不断变化流转中所发现的每一剎那之现象,具有绝对的意义,亦即现象即存在。正确地肯认(生命)现象,并绝对承担承受,就是「事实唯真」。绝对无条件地承受自然现象,就是「服从自然」。
森田神经质指的是那些不能认清或接纳带给自己焦虑的自然现象,企图排除它的人。
3.心理的对立与调和。
森田认为一切宇宙现象都建立在相对关系、调节作用以及均衡之上,心理现象亦无例外。他认为心理现象是在不断变动的过程中才能维持均衡,产生适应自我保存的方向。此现象为‘精神的拮抗作用或调节作用’。
神经质的人是欲望与压仰所交织的均衡性失去自然的流动,停留在一处,以致产生心理冲突的情形。
4.道德、伦理观。
森田认为神经质患者常有理智的观念主义者或求全的理想主义者。
这一面,因此容易忽视命存在的自然流动性,却对瞬息变化者的生命现象,硬加善恶、苦乐等等价值判断,徒增内心的挣扎矛盾。森田强调善恶是相对的,乃是心理流转中所表现的一种现象而已,必须容忍这些事实。
他认为根本无绝对的伦理观,只能归原于‘事实唯真’。
5.生存的欲望。
森田以「生命之欲望」与「死之恐布」这一相对抗的概念,统摄人的生命实在所表现的森罗万象。人的一生就是生之欲望与死之恐怖相对相待的,经历种种变化而彼此消长的整个过程。
神经症的根源
1.死亡的恐惧和一般焦虑理论。
死亡恐惧不但是对于死亡产生的恐惧感。也同时伴有对于丧失生命意义或值价的内心恐惧。
此类恐惧,称为不安或焦虑(Angst)。人人都少许有焦虑感,但一般人会把正常的焦虑带到积极的方向。但神经症患者却采取自我防卫的人为态度,刻意回避不安,则常容易产生反效果,引起头痛、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能集中以及杂念等等。当这些凝固化为一种心理症状且伴有重重解不开的焦虑情结时,就是森田所说的神经质症。
2.森田焦虑理论的特征。
其特征就是对于不安的人的存在积极予于肯定。森田神经质患者本来就有强烈的生存欲望,必然比一般人更焦虑,他们的自我观察过多,容易陷于焦虑。流弊所至,将使生命原有的流转停滞,失去平衡。
3.思想的予盾。
是森田独特的用语,用来说明森田神经质的焦虑防卫机制。意即「希望如此」、「应该如此」的思想与「事实如此」的事实之间刚好相反、矛盾。思想的矛盾可能在日常生活中使我们陷于自欺。
神经质的一切症状,都是患者主观的部份,以感情为基础而产生的,以后才加上逻辑的批判或客观的说明,因此无论对末稍如何去探索,都不可能合乎逻辑。
(五)实施步骤
其特点是自家即精神科医院。其实施分卧襑疗法和作业疗法两段;后段又分为轻度作业期,重度作业期及实际生活期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卧襑疗法
约有4~7天,要把病患完全隔离,禁止谈话、读书、抽烟及其它一切分神的事情,除用餐、排泄之外,终日躺在床上。其目的有三:
(1)观察病患的精神状况,以作诊断的补助。(2)保持安静可以调节身心疲劳。(3)体会『烦闷即解脱』的心境,迅速袪除精神上的苦闷与苦恼。
◎第二阶段--轻度作业治疗期
也是采取隔离治疗,睡眠时间为7~8小时。白天在户外作轻微的作业,晚上则在作业室做夜晚工作。
主要目标:让患者能面对生理上不愉快的感觉或强迫观念,使其无聊而促进自动自发的活动欲望。从体验中去打破内心理的预期焦虑。
◎第三阶段--重度作业治疗期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态给予适当的作业,如锯木、檗柴、挖洞等轻微的劳动。
目的:培养对于作业的耐性,建立其自信,累积其从工作中获得的工作经验,培养气氛。
◎第四阶段--复杂的实际生活期。
训练其打破兴趣,执着,怯除一切拘束,顺应外界的变化,准备回复实际生活。
森田疗法在于帮助患者成长为不用自己的意志勉强去否定各种自然产生的情感或观念。森田强调患者在遮断的环境里,对于周围不必去挂虑,把是非善恶的理想主义的标准置于脑后,成为自由自在的自己,才能体会到纯粹的心。
(六)治疗者与被治疗者的关系
森田治疗建立在治疗者与被治疗者之间的沟通,因此两者之间的关系密切。而其主要特点如下:
(1)把患者当正常人来看待,以接纳的气氛来怯除患者的逃避心理,使其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
(2)治疗者与被治疗者都不掩饰自己的心理状态。这种开放的态度,可以增进患者的平等观。
(3)两者关系如同先进与后辈,温暧而敏锐。
(4)主治医师与个别病患之间的一对一关系是最重要的,其它只是辅助而已。这种亲睦关系使得患者不会对医师产生抗拒感,而这种良好关系也使患者在出院后依然维持下去.
(七)森田疗法与其它心理治疗的比较
(1)与精神分析学派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乃包括自然在内的现象之一部份,症状也是现象的某种状态,其关系是相对的,因此不去怯除它。
(2)与意义治疗学派
森田疗法认为人性的一部份或一种现象,促使‘顺其自然’,去实现更高层次的人类目的;意义治疗则认为焦虑与人是相对立的,要向它挑战,克服它。
森田疗法与意义法疗均重视现实态度和行为远超过人类内心或潜在意识。但是森田疗法企图融入自然法则中的一种现象之焦虑或苦恼,朝向人生目的去发挥生存的欲望;意义治疗则把人与自然视同对立的关系,更超乎自然,凭意志去追求绝对普遍的价值。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