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疗法
超越疗法根据中国佛教和现代心理治疗的原理而设计的一种跨文化整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治疗方法,由领悟疗法、静心疗法和作业疗法三个部分构成,分别作用于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三种心理过程。一、领悟疗法
一般认为,心理障碍是“不可理喻”的,正常的心理现象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理解和不理解是相对的。有些心理现象或心理症状比较容易理解,如焦虑和抑郁;有些则比较难以理解,如强迫和恐惧、幻觉和妄想。有些人比较善解人意,能够准确无误地理解他人的心理表现;有些人理解能力比较差,对他人乃至自己的心理表现都感到莫名其妙。
雅斯贝尔斯把妄想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继发性妄想是以错觉、幻觉、情感因素如感动、恐惧、情感低落、情感高涨或某种愿望(如囚犯对赦免的愿望)为基础而产生的,妄想与这些基础的心理因素之间存在着时间和内容上的联系,所以是可以理解的。而原发性妄想的发生不以这些心理因素为基础,所以不可思议,无法理解。原发性妄想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其实,弗洛伊德、荣格、莱恩等精神分析大师所做的一切就是帮助人们理解和解释这些不可思议的症状,领悟疗法的目的也是如此。
超越疗法认为,心理障碍是个人的事,纯属主观现象,与现实环境并无直接的关系,它源于自性,是无意识心理活动的投射,是虚幻不实的,不应该把它当作真实的东西来对待。为了让病人接受这种观点,治疗师必须对病人的症状进行剖析,把症状与自性以及自性的各种表现形式如梦、幻想、艺术(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流行小说、世界名著)、民俗乃至神秘现象、宗教迷信等联系起来,让病人获得“症状即幻相”的领悟。
弗洛伊德认为,心理障碍是童年时期的精神创伤引起的,一般人由于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而“忘记”了这段经历,因而对自己的心理症状感到莫名其妙。通过自由联想、释梦和催眠等手段可以帮助病人回忆起童年创伤,给自己的症状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既然是合理的,就应该予以接受,并把它统一到自身的心理结构之中,使它与自性整合。
既然心理障碍是合理的,那就与现实烦恼没有区别了。
现实烦恼就是现实问题引起的心理烦恼或困惑,也称心理问题,是适应状态的一种,最严重的称为“应激障碍”或心理危机,稍轻一些的称为“适应障碍”,更轻一些的称为“困扰”或烦恼。现实烦恼是生活的一部分,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我们应该勇敢地面对它,就事论事,见机行事,为所当为,随缘而行。
对于现实烦恼,我们不但不应该回避或压制,而且还要刻意去追求,这是因为,没有烦恼的生活是不真实的生活。当然,当我们主动追求烦恼的时候,烦恼已经变成了乐趣。这就是说,一个现实问题到底是烦恼还是乐趣,完全取决于人的心态。Selye把应激分为积极应激和消极应激,同是应激,为什么会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呢?原因就在于人们的态度。
其实,“现实”也是自性的投射,同样虚幻不实,只因它是通过“正常意识状态”投射出来的,而被认为是真实的、正确的、正常的。因此,把精神病人的幻相当作事实来看待也未尝不可。基于这种观点,治疗师可以象对待正常的求助者那样,帮助病人以比较有效的方法应对“现实问题”(其实是幻觉和妄想)。
许多心理病人都以为通过主观努力可以消除自己的心理障碍,因此非常执着地进行心理调节。其实,这种做法是徒劳无功的。如果心理调节有效,心理问题就不会发展成为心理障碍。事实上,过分的心理调节只会加重心理障碍。
精神和身体一样,是一个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稳定系统,如果局部发生了一些异常,影响了系统的稳定性,系统会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到稳定状态。这个时候,刻意的心理调节只会扰乱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使心理障碍更加恶化。例如睡眠,本来是一个非常自然的过程,困了就会睡,睡足了就会醒。如果一时睡不着,那一定是还不需要睡觉;如果早早地醒来,那一定是已经睡足了。如果因为一时睡不着或醒得太早就想方设法让自己多睡一会儿,那将会扰乱睡眠过程,使失眠加重,形成恶性循环。
这种过分的心理调节和主观努力称为“执著”。为了治疗心理障碍,必须破除执著,放弃主观努力。放弃了主观努力,取而代之的是随波逐流、随遇而安,道家称之为“顺其自然”,佛教称之为“随缘”。
执著意味着把幻相当成了现实。超越疗法认为,心理障碍和心理健康都是自性的投射,虚幻不实,不必当真。从本质上讲,心理健康并不比心理障碍优越,用不着花费心思把心理障碍变成心理健康。如果说心理障碍和心理健康有什么区别,那也只是认识上的。把心理障碍和心理健康当成有区别的实体来看待,那就是心理障碍;领悟到心理障碍和心理健康都是幻相,没有本质的区别,那就是心理健康。
各种心理治疗对神经症都有一定疗效,这是因为神经症病人相对比较“正常”,各种神经症性症状在正常人身上都可以见到,能够被正常人所理解,正常人经常使用的心理调节方法在神经症病人身上也适用。由于投射的方式相似,正常人就不会把神经症病人的投射当成幻相而竭力予以消除,只是热衷于改变投射的性质,容易取得病人的信任和合作。心理治疗对精神病效果欠佳,原因就在于医生认为幻觉和妄想是绝对不正常的,必须予以彻底消除,而病人认为自己没有幻觉和妄想,自己的知觉和观念都是千真万确的。双方没有共同语言,根本无法沟通,因而相持不下,影响了治疗的正常进行。如果医生不是一厢情愿地去消除病人的幻觉和妄想,而是像治疗神经症那样帮助病人改变投射的内容和性质,使其与正常人的投射靠近,情况就不会那么尴尬。
需要注意的是,领悟疗法的关键是让病人自己产生领悟,而不是把超越疗法的理论强加给病人。因此,治疗师在治疗过程中必须有耐心,要孜孜不倦、循循善诱,善于把握时机,见机行事,因势利导。
二、静心疗法
各种神经症和适应障碍都伴有焦虑情绪,如果消除了焦虑,其它症状也会明显减轻。放松训练、冥想和自我催眠都有减轻焦虑的作用,静心疗法的作用与此相似。静心疗法通常让病人在家里进行,每天二、三次,每次半小时至五十分钟,以盘腿而坐为主,也可以采取卧位或站位,一边深呼吸,让自己放松下来,一边回忆与治疗师会谈的经过,尽可能地把每一个细节、治疗师说过的每一句话回忆起来。
静心疗法的基本原理是:(1)放松;(2)通过单调的心理活动(即回忆)把病人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使注意和意识的范围缩小,进入半催眠状态,达到深度的放松;(3)在半催眠状态下,病人回忆起来的治疗性语言即治疗师说过的话可以深入到病人的无意识中去,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
使病人身心放松是静心疗法的主要目的。因此,在实际运用中,可以把各种放松训练的方法溶入到静心疗法中来。渐进性肌肉松弛法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种放松训练,由雅各布森创建,非常适用于“初学者”。腹式呼吸是另一种非常有效的放松练习,也称深呼吸或放松呼吸,它是让患者以一种慢节律方式的深呼吸来对抗紧张。第三种有效的放松训练是注意集中训练,通过让练习者直接注意一个中性的或愉快的刺激,转移了对产生焦虑的刺激的注意。方法包括冥想、指导意象、催眠等所有通过集中注意机制产生放松的方法。
静心疗法其实就是一种注意集中训练,它让患者把注意力集中在治疗性语言上,不去注意不良刺激,从而消除焦虑情绪,使身心得到放松。
注意集中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注意范围的缩小,导致意识范围狭窄,使人进入意识改变状态或分离状态,这就是催眠。个别暗示性特别高的病人可能会在静心疗法的过程中进入比较深度的催眠状态,一般不需要特别处理,在规定的治疗时间结束时会自然醒来。如果病人出现催眠幻觉,治疗师应该告诉病人这是自性的投射,是一种幻相,不要太在意。一般说来,浅度催眠只有放松的作用,中度催眠才会引起催眠幻觉。静心疗法的目的在于放松,而不是诱发催眠幻觉。然而,催眠幻觉的出现正好给病人提供了一个领悟“心理障碍由心而生”的机会,也不是什么坏事。
静心疗法引起的催眠是一种自我催眠,相当于禅定。早期的小乘佛教认为只有静坐才能入定,后来的大乘佛教认为禅定不必拘泥于形式,散心也能发挥定力,从而把禅定与慧学结合起来,倡导定慧双修或止观双修。“止”就是禅定,“观”即观照,就是般若智慧的意思。禅宗甚至把禅定与戒学结合起来,融禅定于日常生活之中,主张“行止坐卧皆是禅”。因此,静心疗法不提倡单纯的禅定,而主张定慧双修,在放松的过程中观想治疗经过和治疗师的治疗性语言。如果有可能的话,还可以把静心疗法融入到作业疗法中去,让病人一边从事有关的活动,一边观想治疗性语言。
定慧双修的好处是两者可以互相促进。禅定使人意识范围缩小、杂念全消、心静如镜,以便更有效地思考问题;而专心致志地思考一个问题会引起注意范围的缩小,使人进入催眠状态,达到禅定的境界。
一般认为,催眠幻觉的内容与练习时的心理状态有关,基本上是心里想什么就出现什么样的幻觉。想菩萨就会看见菩萨,想恶魔就会看见恶魔。这说明,催眠幻觉与梦有些相似,梦也是梦者当时的身心状态的反映,与睡眠中的生理变化和白天生活的残念有关。定慧双修使人出现与般若智慧有关的幻觉,而这种幻觉又会强化练习者对般若智慧的坚信程度。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定慧双修其实是利用了“暗示”的原理。相信有菩萨,想见到菩萨,真的看见了菩萨,于是就更相信有菩萨。在深度的静心疗法中,观想治疗性语言可能会引出言语性幻听,而幻听又会强化心理治疗的效果和病人对心理治疗的依从性,对病人产生暗示作用。
其实,即使在浅度催眠状态甚至完全清醒的情况下,观想治疗性语言也能产生暗示作用。这是因为,观想实际上就是一种重复,心理学的研究证明,最有效的暗示方法就是不断地重复。另外,如果患者愿意在家里做静心疗法,观想治疗性语言,说明他已经对治疗师产生了信任和依从的心理,这种心理可以强化暗示的效果。弗洛伊德甚至认为,信任和依从本身就是暗示的表现。
三、作业疗法
作业疗法的宗旨是倡导一种“随缘”的生活方式,把心理障碍放在一边,不做任何针对心理障碍的自我调节,而把行为的重心放在日常生活(如劳动、娱乐、工作、学习)或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即社交和生活技能训练)上去。病人一旦不对自己的心理障碍做无谓的努力、不去注意自己的心理障碍,症状就会有所减轻。这时候,治疗师要及时地向病人讲解“症状由心而生,改变心态就能减轻症状”的道理和随缘的重要性,使病人对超越疗法的理论产生领悟。
从理论上讲,任何一种与症状无关的活动都有助于减轻心理障碍,正如禅宗所言:“要眠即眠,要坐即坐。”“热即取凉,寒即向火。”“饥来吃饭,困来即眠。”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应该选择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活动,如行善、求知、创造,而不是作恶、嬉戏、消费,因为人除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以外,更需要道德健康。
作业疗法应该从生活技能训练入手。生活技能包括自理能力、家务劳动、社交活动、学习、工作、娱乐、体育锻炼等。许多心理病人把治疗心理障碍当成头等重要的事情来做而忽视了日常活动,或以心理障碍为借口而拒绝承担应尽的义务,终日无所事事,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凡事依赖他人。对于这些病人,强制性地布置一些家庭作业,让他们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是很有必要的。心理障碍不同于中风,病人的行为能力没有严重受损,只是缺乏精神动力而已,给他们适当地施加一些压力,可以使他们振作起来。一旦付诸行动,精神面貌就会得到改善。其实,自理和家务活动并不繁重,不足以激发病人的精神活力。在这种情况下,就要给病人增加一些娱乐和体育活动的内容,必要的话还要鼓励病人从事一些简单的手工劳动,这就是所谓的“工娱疗法”。
单纯的娱乐是一种消极的活动,如果把娱乐与艺术创作结合起来,将会使病人的生活更具积极意义。艺术活动具有开放意识和探索无意识的作用,有助于超越意识的局限,领悟生活的意义,提高心理健康的水平。当一个人陶醉于艺术活动之中时,他实际上已经进入了“静心”的境界。这就是说,艺术活动既是作业疗法,又是领悟疗法和静心疗法。
从道德健康的角度出发,作业疗法还把“行善止恶”作为一项治疗内容,鼓励病人多做对社会有益的事。做好事可以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做了好事得到别人的赞赏可以提高自信心。另外,公益活动的社会性较强,可以使人溶入到社会生活中去,不再过多地关心自己,从而达到超越自我、超越心理障碍的目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