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zhp 发表于 06-3-24 10:13:57

十四项心理定律

太阳的东升西落,地球运行的轨道,潮起潮落,月亮的阴阳圆缺,春夏秋冬的更替,一切都是那么的有规律。其实在人类的心灵里也存在着许多规律,然而却很少有人了解它们。

  以下是十四项心理定律,你可以应用它们在任何的领域里。无论是销售沟通、还是设立目标、时间管理、领导组织都可以应用这些原理和定律。

  1. 坚信定律

  当你对某件事情抱着百分之一万的相信,它最后就会变成事实。

  2. 期望定律

  期望定律告诉我们,当我们怀着对某件事情非常强烈期望的时候,我们所期望的事物就会出现。

  3. 情绪定律

  情绪定律告诉我们,人百分之百是情绪化的。即使有人说某人很理性,其实当这个人很有“理性”地思考问题的时候,也是受到他当时情绪状态的影响,“理性地思考”本身也是一种情绪状态。所以人们百分之百是情绪化的动物,而且任何时候的决定都是情绪化的决定。

  4. 因果定律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其必然的原因。有因才有果。换句话说,当你看到任何现象的时候,你不用觉得不可理解或者奇怪,因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必有其原因。你今天的现状结果是你过去种下的因导致的结果。

  5. 吸引定律

  当你的思想专注在某一领域的时候,跟这个领域相关的人、事、物就会被你吸引而来。

  6. 重复定律

  任何的行为和思维,只要你不断的重复就会得到不断的加强。在你的潜意识当中,只要你能够不断地重复一些人、事、物,它们都会在潜意识里变成事实。

  7. 累积定律

  很多年轻人都曾梦想做一番大事业,其实天下并没有什么大事可做,有的只是小事。一件一件小事累积起来就形成了大事。任何大成就或者大灾难都是累积的结果。

  8. 辐射定律

  当你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影响的并不只是这件事情的本身,它还会辐射到相关的其它领域。任何事情都有辐射作用。

  9. 相关定律

  相关定律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件事情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没有一件事情是完全独立的。要解决某个难题最好从其它相关的某个地方入手,而不只是专注在一个困难点上。

  在加拿大艾伯塔省有一名高中女生最近发出豪言壮语:到二十五岁,她一定会成为百万富翁!她近日接到美国收视率极高的奥普拉电视台的邀请,将到该台的脱口秀节目上与观众分享她的致富理念和经验。

  现年十七岁的斯考吉从小就看比尔·盖兹的书,并研究《财富》杂志每年所列全球最富有的100个人,发现其中有95%以上的人从小就有发财的欲望,57%的全球巨富在十六岁之前就想到了开自己的公司,3%的全球巨富在未成年之前已做过至少一桩生意。她得出结论:要想致富,就必须从小有赚钱的意识。

  小斯考吉在股票投资上有一个小经验,例如斯考吉专盯一家钢铁企业的股票。当这家企业股票下跌到每股四美元以下时,某证券营业点门口的摩托车就会很多,过一段时间股价就会涨回去。等这家股票涨至每股八美元左右时,该营业点门口的摩托车又会多起来,接下去,该股票必跌。她经过调查发现,工人们不愿意看到该厂股票下跌,每次股价较低时,都来自发地买进一些股票,从而带动整个股价上升;等到升至一定高位,工人们又抛售股票,致使该股股价回落。摩托车是工人们往返证据营业点的工具。于是,斯考吉只要根据营业点门口的摩托车数量就能决定买进或抛售了。

  亲爱的各位朋友,你明白了吗?小斯考吉给我们做了一个有趣的相关定律的例证。

  10. 专精定律

  专精定律告诉我们,只有专精在一个领域,这个领域才能有所发展。所以无论你做任何的行业都要把做该行业的最顶尖为目标,只有当你能够专精的时候,你所做的领域才会出类拔萃地成长。

  11. 替换定律

  替换定律就是说,当我们有一项不想要的记忆或者是负面的习惯,我们是无法完全去除掉,只能用一种新的记忆或新的习惯去替换他。

  12. 惯性定律

  任何事情只要你能够持续不断去加强它,它终究会变成一种习惯。

  13. 显现定律

  显现定律就是说,当我们持续寻找、追问答案的时候,它们最终都必将显现。

  14. 需求定律

  任何人做任何事情都是带有一种需求。尊重并满足对方的需求,别人才会尊重我们的需求。

  本书中的很多理论和技巧,其实都包含着这十四项定律。希望有心的读者活学活用之。

  例如其中的情绪定律说:任何人都是情绪化的。任何的决定都是在某种情绪的状态下做出来的。当你了解到这样一个定律的时候,你与别人沟通的时候要怎么做呢?你可不可以引导他们的情绪状态进而达到你想要的结果?而引导情绪的方法你掌握了吗?你可以参看本书的“框视重组”和“沟通六合彩”中的技巧。

  又比如说,当你劝说某人改变一个观念的时候,可是你怎么说对方都不接受,这时候你要怎么办呢?别忘了相关定律,你可能要从另一个层面入手,去解决目前的这个难题。

  u 走出你自己划下的疆界

  有一个人在河边钓鱼,每当他钓到一条大鱼时,他就把它扔回河里,钓到小鱼时,他就留下来。一位过路人看到这个情况觉得很奇怪,就问他:“为什么不要大鱼,只要小鱼呢?”不料这个钓鱼者回答说:“因为我家只有一口小锅,没有大锅呀!

  根据专家的估计,77%的人不满意目前的工作,既然如此,我曾经问一些学员,为什么不去改变?为什么还重复着同样的生活?难道不知道“重复旧的行为只能导致旧的结果吗?”但是他们都会告诉我:“没有办法”、“不可能”。难道是真的是“没有办法”或者“不可能”吗?

  问你一个问题:我们“已经知道的范围”比较大?还是“不知道的范围”比较大?答案当然是“未知的范围”比较大。既然是这样,那么当你说“没有办法、不可能”时,又代表什么呢?

  它只是代表在你“已知范围”内的方法都已经试过没有效而已,对吗?

  其实突破是完全有可能的,只要你能不断地突破“已知的范围”,进入到未知的领域,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不断地去寻找新的解决方法。

  有人不禁要问:“那么到底要如何才能有效地突破呢?”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要让自己开始去做一些你过去没有做过的事情、你过去不敢做的事情,这才叫突破!如果你还在你已知的范围内、你熟悉的领域里打转的话,又怎么能够产生新的结果呢?别忘了:重复旧的行为只能得到旧的结果!还记得“精神病人”的定义吧。

  在人生中的其他事也一样,没有办法只是说我们已知范围内的方法已经用尽,只要我们能够不断地去尝试新的事物、新的机会、新的方法,不断地去突破自我、改变自我,永远都没有“没有办法,不可能”这句话!

  你现在是否可以真的明白,面对你自己的幸福快乐永远都不说这三个字——“不可能”!就像五百年前,你如果跟别人说,你坐上一个银灰色东西就可以飞上天;你拿出一个黑色的小盒子就能够跟远在千里之外的朋友说话;打开一个“方柜子”就能看到世界各地发生的事情……,他们也同样会告诉你“不可能”,对吗?如今不是都已变成了现实吗?

  我始终坚信:每个人都是可以成功的,而关键在于能否驱除这些限制性的信念!人生当中没有什么可以限制得了自己,如果你能朝着目标不断尝试,永不放弃!

  让“不可能”安息吧!

  最后,我与大家分享一件有趣的故事:有一位老师名叫汤娜,她是美国密西根小学的资深老师,再过两年便要退休了。她志愿参加了一个全市教职员的在职训练。这个训练主要是借着一些表达的方式来鼓励学生,坚强信心,进而爱惜自己的生命。汤娜的工作则是借着参与训练进而将这些理念实现。

  那一天,汤娜在课堂上叫所有的同学在纸上写下自己认为“做不到”的所有事情。每个学生都乖乖地坐在位子上,绞尽脑汁在纸上写着。

  班上的每个人都在纸上写下了他们所不能做到的事。诸如:

  “我没法做30次的仰卧起坐。”

  “我发球无法超过前边的球网。”

  “我不能只吃一块饼干就停止。”

  整个活动令人好奇,汤娜在讲台边坐下来,写道:“我无法让约翰的母亲来参加家长会”、“我无法不用体罚好好管教亚伦”。

  我相信,很多人都会反对老师让学生如此专注于消极的一面,而不去看积极的那一面,诸如:“我能做”这一类的。但是我们不妨先忍耐一下,看看她们到底是在干什么?

  同学们大约又写了10分钟。大部分写满了一整张纸,甚至有人开始写下页。

  汤娜告诉学生,完成现在写的这一张,并提示学生将纸对折,交到前面来。学生依次来到老师的桌子前,把纸张投入一个空的鞋盒内。

  把所有学生的纸张收齐之后,汤娜把自己的也投进去。她把盘子盖上,塞在腋下,带头走出教室,沿着走廊。学生跟着老师走了出去。

  走到一半,整个行列停了下来。汤娜进入门卫室,找铁铲、铁锹。她一手拿着盒子,另一手拿着铁锹,带领大家到运动场最远的角落,大家开始挖了起来。

  原来,他们打算埋葬“我不能”。整个挖掘过程历时20分钟,因为每个孩子要轮流挖。直到洞有三尺深的时候,他们将盒子放进去,并用泥土把盒子完全埋葬。

  31个十多岁的小孩,围绕着这刚刚埋好的“墓地”,里面埋着所有每一个“力不能胜”的事情,这些都深深地埋藏在三尺的泥土下。

  此时汤娜开口了:“同学们,现在手牵手,低头默哀。”同学们很快地手牵手围绕墓地成了一个圆圈,低下头来等待,汤娜则念出一段悼词。

  “各位同学,今天很荣幸能邀请各位来参加‘我不能’先生的葬礼。他在世的时候,参与我们的生命,甚至比任何人影响我们还深。他的名字,我们几乎天天挂在嘴边,出现在各种场合:如工厂、学校、市政府、议会、甚至白宫。”

  “现在,希望‘我不能’先生能平静安息,并为他立下墓碑,上面刻着墓志铭。死者已矣、来者可追,希望您的弟兄姊妹:‘我可以’和‘我愿意’能继承您的事业。虽然他们不如您来得有名、有影响力。如果您地下有知,请帮助他们,让他们对世界更有影响力。

  “愿‘我不能’先生安息,也希望他的死能鼓励更多人站起来,向前迈进。阿门!”

  听完这段悼词之后,我想同学们是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的。这个活动是这样具有象征性,这样意义深远。

  这个特别的正面鼓励将深刻在每个孩子的心灵上。

  写上“我不能”,埋葬它、聆听悼词。老师完成了大部分的活动,但现在还没结束。她带领学生回到教室。大家一齐吃饼干、爆米花、果汁,庆祝他们越过了“我不能”的心结。汤娜则用纸剪下墓碑形状,上面写着“我不能”,中间加上“安息吧!”再把日期填上。

  这个纸墓碑挂在汤娜的教室里。每当有学生无意说出:“我不能……”这句话的时候,汤娜只要指着这个象征死亡的标志。孩子们便会想起“我不能”已经死了,进而想出积极的解决方法。

  这个事件对你有什么启发吗?

  当你或你身边的朋友无意中又说起“我不能……的时候,请别忘了提醒一下:“我不能先生”已经死了!

  恭喜你,又上了一个台阶。

  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个可能性的世界!

  再一次祝福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十四项心理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