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的惩罚
犹太教规定安息日不可以做事,连按电梯钮都不行。某个安息日,一位酷爱高尔夫球的长老实在手痒难耐,偷偷去打球。球场一个人都没有,他乐得手舞足蹈。但不幸让天使看到了,天使急忙去上帝那里告状,要上帝好好惩罚这位长老。球打了一会儿,成绩不错,长老十分高兴。天使又去打小报告。上帝懒懒地说,知道了。打完9个洞,几乎都是一击必中。天使忍无可忍,又去找上帝。上帝神秘地笑笑。打完1~18个洞,成绩史无前例的好,长老乐坏了。
天使很生气地问上帝:“这就是你所说的惩罚吗?”上帝笑了:“你想想,他的快乐能和谁说?又能和谁去分享?”
我的上帝,不能与人分享快乐,这就是你致命的惩罚呀!
(转贴)自己才能给的东西
有个70岁的老妇人,每星期固定打一通电话给95岁高龄的母亲,向她请安,总期待母亲能和颜悦色对她说几句话,然而,每一次她都含泪挂上电话。几十年来,她都未间断,一次一次地尝试,又一次一次地伤透了心。“我总是充满同情地听着这位老妇人向我诉苦,也看着她努力试图从孩子和朋友那儿,找寻她母亲所不能给予她的认同。我多么希望在某个无眠的夜里,她能忽然醒悟:自己浪费了一生的时间,在向他人索求只有她自己才能给予的东西啊!”
大多数的人不也一样,花一辈子在索取别人的认同吗?
。。。。。。
其实,生命的欠缺是因为我们一直向别人要自己才能给的东西,比如自信,比如快乐,比如自由,比如安全感,比如心灵平静。
不被认同,就有恐惧、愤怒、压力与压抑。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首歌,想要高声唱出自己的歌,只能靠自己的声带和咽喉。有掌声固然令人兴奋,但不需要掌声,我们也能唱歌。
只有你自己能够唱出自己的歌声。
[ 本帖最后由 绿罗裙 于 2006-3-14 19:36 编辑 ] :(怎么没人来顶我这个帖子呀?这可是我昨天花了不少时间从《读者》上辛辛苦苦抄出来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我自己又斧头不能砍自己的柄,难道真的只能自己来顶?算了,求人还不如求己,还是自己来顶吧。
[ 本帖最后由 绿罗裙 于 2006-3-15 13:23 编辑 ] 刚刚看到,顶一下,LZ辛苦了!
回复 #3 绿罗裙 的帖子
呵呵~~姐姐字打的真好啊~抄的错字我都没找到。好文章~~~!一定要顶一下。 上帝的惩罚
我太太接到一个久无联系的同学的电话,寒暄客套了老半天。
我听太太接过的话茬,已听出了对方要告诉我们什么。我便压低声音,对为人老实的太太说:“赶快点明,问她家是不是买了新房子?”太太便不知所以然地话锋一转:“老同学,这么开心,是不是又买房子了?”
电话那头传出兴奋的笑声,我与太太隔1米远都能听到。“你怎么知道?消息这么灵通!对呀,我老公又买了一套85万的小复式,不是按揭的……”
事后太太对我料事如神的能力大为惊讶。我笑着拍拍她的脑袋。因为我了解人心。一个人如果有什么喜讯,不及时向四周扩散,那是比痛了不让你叫喊,痒了不让你笑还要难受的。
我比较喜欢孩子的率真。邻居5岁的小孩子跑过来要告诉我一个好消息,结果太急了,摔了一跤,哭了。我蹲下来摸摸他的脚安慰他。他突然记起刚才要告诉我的喜事,便又破啼为笑:“叔叔,看,我的新鞋子!”
不久前,我也接到一位旧友的电话。他软绵绵地问我,什么时候去郊外玩。我第一反应是那么远怎么去,但马上就有个新念头闪现——莫非他买了新车?他很愉快但略显矜持地说:“没什么,就是一辆破车……”为支持他这种幸福的心情,我当即决定替他多叫几个旧友一同去“捧”他的车。我们的友情因此得到进一步巩固。
一个善解人意的人,很容易行善积德。因为他懂人心,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只要一句赞美一个微笑或拥有一颗真挚分享的心,就可以给他人带去许多美妙的感受。也许这只是小小的善,小小的德,但都是阳光的颗粒。
犹太教规定安息日不可以做事,连按电梯钮都不行。某个安息日,一位酷爱高尔夫球的长老实在手痒难耐,偷偷去打球。球场一个人都没有,他乐得手舞足蹈。但不幸让天使看到了,天使急忙去上帝那里告状,要上帝好好惩罚这位长老。
球打了一会儿,成绩不错,长老十分高兴。天使又去打小报告。上帝懒懒地说,知道了。打完9个洞,几乎都是一击必中。天使忍无可忍,又去找上帝。上帝神秘地笑笑。打完18洞,成绩史无前例地好,长老乐坏了。
天使很生气地问上帝:“这就是你所说的惩罚吗?”上帝笑了:“你想想,他的快乐能和谁说,又能和谁去分享?”
我的上帝,不能与人分享快乐,这就是你致命的惩罚呀!
------------《读者》 转帖][推荐]自己才能给的东西
吴淡如
理查·柏德是个很有趣的作家,他曾经是个优秀的报社记者。某一天,他感觉自己再也无法受困于某些在生命中纠结的难题,决定让生活在他最爱的海滨重新简单起来。于是他身无长物地来到海滨,成为一个浪人。他的身体和匮乏的物质交战,心灵则在潮汐之间洗涤。
梭罗在瓦尔登湖边写了他的《湖滨散记》,柏德在密拉玛海边写了《海滨浪行》,在人迹稀少的海边,开始探索“人的真正问题”。
对世界来说,这是一种反动;对他而言,这是一个反省。他开始面对贫穷和饥饿,他及寂寞,在沮丧和快乐的两端,他像个钟锤般摆荡。然而这一段日子,也使在都市中久久翻滚的他敢于高声唱出心中的歌。他说“我们日日夜夜在生活中渴求轻松与自由,却因为他人一点一滴灌输给我们的恐惧而鲜少获得。我们怕唱走音、怕拍子错误,也怕唱漏了音符,于是心底的歌被压抑住了,没有高声唱出。这样的压抑,使我们未老先衰。”
他得到的东西很简单,也很不简单。那就是:只有你能给自己想要的生活。
他在书中写了一个使我感觉自己被“电”了一下的真实例子。
有个70岁的老妇人,每星期固定打一通电话给95岁高龄的母亲,向她请安,总期待母亲能和颜悦色对她说几句话,然而,每一次她都含泪挂上电话。几十年来,她都未间断,一次一次地尝试,又一次一次地伤透了心。
“我总是充满同情地听着这位老妇人向我诉苦,也看着她努力试图从孩子和朋友那儿,找寻她母亲所不能给予她的认同。我多么希望在某个无眠的夜里,她能突然醒悟:自己浪费了一生的时间,在向他人索求只有她自己才能给予的东西啊!”
大多数的人不也一样,花一辈子在索取别人的认同吗?
不停歇地索取爱人的认同、亲人的认同、社会的认同、国家的认同、流行的认同,连自己的愿望也需要被认同。甚至连说任何一句话、自己喜欢的颜色、所属的生肖星座、血拼买到的战利品、投票的对象,都在索求认同。别人喜欢或跟我们看法一致,我们才会觉得自己活的有意义;没人认同、就急着愤世嫉俗、焦虑痛苦或自暴自弃。
其实,生命的欠缺是因为我们一直向别人要自己才能给的东西,比如自信,比如快乐,比如自由,比如安全感,比如心灵平静。
不被认同,就有恐惧,愤怒、悲伤、压力与压抑。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首歌。想要高声唱出自己的歌,只能*自己的声带和咽喉。有掌声固然令人兴奋,但不需要掌声,我们也能唱歌。
只有你自己能够唱出自己的歌声。 裙子妹妹,转帖很容易的,不用自己打字,以后这种事情就交给我好了。
谢谢你打了这么长的一篇,很累吧,注意休息呀! 容易的事交给我这个没什么才能的人好啦:$!两位姐姐加油!加油!先光大诗社再成立个阳光文学社:P
有个70岁的老妇人,每星期固定打一通电话给95岁高龄的母亲,向她请安,
说的好象是多年后的我............我也一直傻傻的等着妈妈的肯定......妈妈的鼓励....妈妈的拥抱.......好象永远只是个奢侈! 有掌声固然令人兴奋,但不需要掌声,我们也能唱歌。
sorry!sorry!
我来晚了。
狂顶! 提上来,有人可以分享心情与心得的我们是幸福的!:victory: 笨妈一路走来,无人陪伴,无人喝彩,自己陪伴自己,自己给自己喝彩,也自己愉悦自己,这不是惩罚,这可是奖励呵~~~~:lol 裙子姐。。。你的帖子的题目应该换换啊!
哈哈。。。原来都是笑话!进来替你顶一下!